从《黄帝内经》考古五运六气(上)

发布日期:2024-08-26 00:17    点击次数:130

在《黄帝内经》研究中,要“守正”传承。从《黄帝内经》中考古,还原其原创理论体系,发现、还原,这是我们的责任。

黄帝传承伏羲坐地观天的科学考察方法

《周易·系辞传》说:“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言:“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黄帝完全继承伏羲这种坐地观天的科学考察方法,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看到了“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符合黄帝之前《太始天元册》原文,谓“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天元纪大论》),及“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素问·五运行大论》)。其中记载了面北观北斗“九星”和面南观日月两种授时系统,《黄帝内经》详细记载了面南观日月授时的天文历法过程,笔者现综合考释日月运动规律于下。

太阳南北回归线天道运动是产生六气的本源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坐地观天是用肉眼看到日月“二曜”绕着大地转,根本看不到地球绕太阳转,所以《黄帝内经》没有日心说、没有黄道说、没有地心说、没有赤道说。

图片

①日月绕着大地转示意图

图①中的“地”指观察者所在地点,古人称作“地中”,不是“地心”,立杆测日影求这个“地中”,是为了建国确定首都,适合统治者“居中而治”统治天下。《周髀算经》记载了太阳周年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冬至昼极短,日出辰而入申,阳照三,不覆九……夏至昼极长,日出寅而入戌,阳照九,不覆三……冬至从坎,阳在子,日出巽而入坤,见日光少……夏至从离,阴在午,日出艮而入乾,见日光多。”(如图②)

图片

  

图片

②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三线四点示意图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经文说得明白,六气属于天道阴阳消长引起的气候变化,而天道的实质内容是太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运当以日光明”,《管子·枢言》说“道之在天者,日也”。就是说是太阳在天上南北回归线运动中产生了四时六气的不同气候变化,太阳运动是六气气候变化的本源。六气在太虚中看不见摸不着,于是古人给六气起了个名字叫“三阴三阳”,奥秘藏在一个“奉”字里,将三阴三阳这个名字奉献给六气。其对应关系《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六气是“本”源,名曰“六元”。于此可知,太阳运动的天道“天以六为节”才是产生“六气”各时节气候变化的所以然。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天道阴阳模型图是《七衡六间图》(图③)。

图片

③七衡六间图

《周髀算经》说:“凡为日、月运行之圆周……七衡周而六间,以当六月节。”这是指太阳的周年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太阳周日东升西落和周年往返南北回归线的视运动实际上是不间断的螺旋视运动,而“七衡”是太阳在不同朔望月月份视运动的七个同心圆轨道,是假设的说理宇宙模型,相邻两圆间有一道间隔,称作“六间”,即六个朔望月(如图④)。

图片

④《七衡六间图》上下半年各六个月示意图

《七衡六间图》包含太阳东升西落的日周期和南北回归线的年周期视运动。上下半年各六个月,《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作“天以六六为节”。上下半年各六个月,用12地支标记,12地支与三阴三阳的关系记载于《素问·天元纪大论》,谓:“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决定了天道四时阴阳。太阳的这种运动规律亦记载于《尚书·尧典》里,谓:“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古人发现是太阳主宰着自然界生物的生长,就特别尊敬太阳,《尧典》所谓“寅宾出日”和“寅饯纳日”,就是在每天平旦时迎日出、夕时送日落、日中测日影而掌握太阳视运动规律,由此获得1年太阳在南北回归线视运动之间视运动的最长周期是366日。《尧典》记载的日道回归年年周期长度和《素问·九宫八风》一样是日道366日长度,肯定不是黄道回归年365.25日。羲和是观测和报告日影的人。

《尧典》所谓四“仲星”是指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时的日躔星宿,因为没有黄道、赤道,所以不是昏中星、旦中星。《尧典》记载的是二至二分的标准天象:“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是记载仲春时日躔星鸟宿;“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是记载仲夏时日躔星火宿;“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是记载仲秋时日躔星虚宿;“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是记载仲冬时日躔星昴宿。这个日躔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000年,距今大约10000年,是伏羲时代。

考察太阳运动规律测日影的目的有三。第一,从天道确定太阳南北回归三线(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道线)四点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日躔哪一个星宿,分别是在日道中的哪一天,创建“天以六为节”的公理。

第二,从地道测定东南西北中的空间方位,创建“地以五为制”的公理。《国语·周语下》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这是“天垂象”。《汉书·律历志》进一步论述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

第三,确定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大地中心点,创建“地中”以建国,即建立统治者“居中而治”统摄天下的合法性,所谓“天命”也。

古人看到太阳在南北回归线视运动中创建的两部太阳历记载于《灵枢·九宫八风》,这就是《黄帝内经》的“九宫”说,谓:“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上天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

这段话讲的是太一游“九宫”用了366日太阳历,是太阳南北回归线回归年闰年长度周期。而“阴洛四十五日”和“新洛四十五日”是1宫45日则记载1年360日的太阳历。

1年360日太阳历《淮南子·天文训》有记载,谓:“何谓八风?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景风至四十五日凉风至;凉风至四十五日阊阖风至;阊阖风至四十五日不周风至;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

《易纬·乾凿度》有记载:“孔子曰:岁三百六十日而天气周,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方备岁焉。”

这是《黄帝内经》记载的两部太阳历。《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素问·阴阳离合论》记载:“三百六十日成一岁。”这是记载1年360日甲子周期的太阳历(其闰法是“七日来复”)。(如图⑤)

图片

  

图片

⑤《黄帝内经》两部太阳历示意图

《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和《素问·九宫八风》366日成一岁,这是记载1年365-366日闰年的太阳历(其闰法是“五岁再闰”)。

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的两条日道历,360日太阳历和365-366日太阳历。《素问·六微旨大论》四分历,即4年闰1日。

1年360日太阳历是创建24节气的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1年365-366日太阳历是决定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回归年的长度,四年闰1日,每年的长度都不一样。这两部太阳历来源于立杆测日影。《黄帝内经》记载只有日中测日影,没有日出测日影。

第1闰年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日。

第2闰年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回归年的长度是365.50日。

第3闰年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回归年的长度是365.75日。

第4闰年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回归年的长度是366日。

置闰“七日来复”返回360日太阳历,“五岁再闰”返回365日太阳历。

月躔日道运行,月快日慢。《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经文说明是立杆测日影获得的太阳历。

太阴历1年是354日,闰年是384日。《素问·五脏生成》“三百五十四”日,闰年384日属于64卦卦历。

日月运行合成了阴阳合历。《素问·阴阳类论》说:“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灵枢·岁露》有“正月朔日”之称。从“孟春始至”“正月朔日”可知,这是讲阴阳合历。

由以上阐述可知,《黄帝内经》有四部历法,两部太阳历,一部太阴历,一部阴阳合历。(田合禄 孙文燕 胡秀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相关资讯